冬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
为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
加强预防能力,呵护健康
我们一起学习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吧!
冬季常见传染病
流感
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潜伏期1~3天,在秋冬尤为常见。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、发热(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,达39-40℃),伴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、结膜轻度充血,也可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传染性强,人群普遍易感。
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,注意个人卫生,咳嗽、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,避免飞沫传播。经常彻底洗手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、适当参加运动锻炼,合理膳食和休息,增强体质。
支原体肺炎
支原体肺炎与新冠、流感不同,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可对呼吸道进行破坏,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炎,发热以中高热为主,且咳嗽较为剧烈,会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等症状。
1.少吃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的食物,多吃多汁的水果,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。
2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注意室内通风,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。
3.合理膳食、保障睡眠、保持运动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 习惯,增强免疫力并提高身体素质。
腺病毒呼吸道感染
主要症状为咳嗽、鼻塞和咽炎,同时伴有发热、寒战、头痛和肌肉酸痛等,可能还会出现咽喉炎、咽结膜炎、肺炎等表现。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的物体未洗手而触摸口、鼻或眼睛等感染,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。最常发生于6个月~5岁,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,病程一般持续1-2周,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。
1.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流动水,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,如同给双手举行一场彻底的“清洁仪式”,坚决将病毒“拒之门外”。
2.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,减少飞沫传播风险,口罩宛如一道坚实的“防护盾牌”,为我们抵御病毒的侵袭。
3.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让新鲜空气在室内畅快流动,恰似给房间注入一股“健康活力”。
4.增强免疫力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充足睡眠、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,让身体充满能量,化身抵御病毒的“坚固堡垒”。
5.对腺病毒污染的物品,可用含氯液消毒,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全面清洁,绝不给病毒留下任何“藏身之所”。
加强预防措施